2025年4月26日是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,從4月20日起正式進入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,今年宣傳周的主題是“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”。
一、什么是知識產權?
知識產權是指法律規定的對知識創造的保護措施,主要包括專利、商標、著作權、商業秘密、地理標志等。它們都是創新創造的重要成果,也是企業和個人財富的重要來源。
二、知識產權包括什么?
2021年1月1日實施的《民法典》中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:“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。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:(一)作品;(二)發明、實用新型、外觀設計;(三)商標;(四)地理標志;(五)商業秘密;(六)集成電路布圖設計;(七)植物新品種;(八)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。”
三、為什么要保護知識產權?
1.促進創新發展
知識產權的保護可以鼓勵創新和發明,激發人們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。只有在知識產權得到保護的情況下,企業和個人才會有動力和信心投入到科技和文化創新中。
2.維護公平競爭
知識產權的保護可以防止他人抄襲、盜用或模仿他人的創造,確保創新者和創造者的權益得到充分保護。這有助于維護市場競爭的公平和秩序。
3.保護消費者權益
知識產權的保護可以確保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和安全,從而保護消費者的健康和權益。在知識產權得到保護的情況下,消費者可以放心地購買和使用各種產品和服務。
四、如何保護知識產權?
1.注冊專利和商標
專利和商標是最常見的知識產權形式,企業和個人可以通過注冊專利和商標來保護自己的創新和品牌,注冊專利和商標需要向相關機構提交申請,經過審核批準后方可獲得權利保護。
2.建立商業秘密保護制度
商業秘密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商業秘密信息,包括技術秘密、商業計劃、客戶信息等。企業可以通過建立保密制度、簽訂保密協議、限制員工離職等方式來保護商業秘密,防止其泄露和被他人利用。
3.遵守著作權法規
著作權是保護文學、藝術、科學作品的知識產權形式。企業和個人在進行文學、藝術、科學創作時,需要遵守著作權法規,如申請著作權、明確著作權范圍、尊重他人著作權等,以確保自己的創作得到合法保護。
4.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意識
企業和個人應該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意識,如制定知識產權保護計劃、加強內部管理。嚴格控制信息的傳播和使用等,以確保知識產權的安全和保護。
五、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主要有哪些?
未經授權,在生產、經營、廣告、宣傳、表演和其他活動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、特殊標志、專利、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;偽造、擅自制造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標識、特殊標志或者銷售偽造、擅自制造的商標標識、特殊標志;變相利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、特殊標志、專利、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;未經授權,在企業、社會團體、事業單位、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注冊和網站、域名、地名、建筑物、構筑物、場所等名稱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、特殊標志、專利、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;為侵權行為提供場所、倉儲、運輸、郵寄、隱匿等便利條件;違反國家有關法律、法規規定的其他侵權行為。
六、我國現行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有哪些?
《知識產權保護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》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》《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》《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辦法》等。
七、違反《知識產權法》的后果
假冒他人注冊商標,構成犯罪的,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,依法追究刑事責任。偽造、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、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,構成犯罪的,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,依法追究刑事責任。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,構成犯罪的,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,依法追究刑事責任。
來源:蘭西縣市場監督管理局、樺南普法